首页

女王小说黄金圣水视频网

时间:2025-05-23 13:59:32 作者:第七届两岸(湖北)青年东湖交流季在武汉启幕 浏览量:41651

  教育部今天(19日)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

  01

  增设 撤销 调整

  共涉及3389个专业布点

  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3389个专业布点,数量之多为历年之最。其中,新增布点1673个、撤销布点1670个,数量基本持平。以学科门类计,工学所涉专业数量最多,有1322个,占比39%,这与工学作为第一大学科门类的基本情况相呼应。从区域布局看,涉及中西部高校的专业有1802个,占比53.17%。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趋理性。

  02

  新增24种本科专业

  首次在普通高校设立

  在本次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中,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起,即可进行高考招生。目前,目录内共包含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

  此次一共增设24种新专业: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设置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等专业;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深化“四新”建设,设置电子信息材料、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等专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设置中国古典学等专业;聚焦服务健康中国战略需求,落实体育强国建设部署,设置健康科学与技术、体育康养等专业。

  03

  护理学等三个专业列入国控专业

  据了解,教育部还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和专业布局情况,对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范围进行了动态调整,将资源勘察工程、护理学、助产学调整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所谓国控专业,即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般来说,有两类专业会被列入国控专业,一类是目前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很多,市场的需求量已经饱满,另一类就是涉及国家安全或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的专业。目前,816种专业中,国控专业共有139种,占到17%。未来,国控专业范围还将进行“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

  据介绍,首次在高校设置的新专业、国控专业都需要教育部批准才能设置,其他已经成熟的专业,只要经过程序,报教育部备案即可。

  04

  加强省级统筹

  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调整专业设置

  在本次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中,强化了省级学科专业建设的统筹和管理。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引导有条件的高校增设急需紧缺专业,谨慎增设、及时调减不适应社会需求专业。各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梳理了急需紧缺专业520种和223种就业率相对较低的专业,为属地高校优化专业结构提供重要参考。

  05

  首次试行专业设置预申报制度

  增强专业设置前瞻性

  此外,教育部还首次试行了专业设置预申报制度,要求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等,提前谋划增设专业,提前1年进行预申报,推动高校建立健全专业设置定期研究、提前研究工作机制,增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精准性。目前,已有760所高校提交了下一年度拟增设专业预申报材料。

  (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尼泊尔近日形成新的执政联盟并改组内阁 中方回应

在北京昌平,从上世纪90年代起,华彬集团就开展了长达30年的沙坑改造和苗木种植等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沙坑改造3350万平方米,种植树木1000万余株,成功将昔日风沙地改造为环境优美的综合生态园,园区陆续引入高尔夫、马术、足球、冰雪、飞盘等健康时尚运动,成为北京郊区休闲运动和体育文化交流的热门打卡地。

上海一地燃气泄漏引发大火?男子拼接视频、散布谣言被处罚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3月15日是第二个“打击伊斯兰恐惧症国际日”,联合国大会当天通过了“打击伊斯兰恐惧症的措施”决议,促请会员国采取必要措施打击针对穆斯林的仇恨和暴力侵害行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国家安全部:只许你搞情报,不许我反间谍?

二是涉嫌未及时披露订立重要合同。2020年9月,上实发展、上实发展全资子公司上海高阳宾馆有限公司与上海市虹口区土地发展中心签订《东大名路815号(部分)、879号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框架协议》。但上实发展未按规定及时披露。

成都11月19日电 (王鹏 李汶眙)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芬兰驻华大使馆携手举办的“成都·芬兰周”19日在蓉启幕,将围绕教育、设计等多个领域展开交流。

广西柳州市委原书记郑俊康受贿逾5131万获刑十六年半

经查,柏启传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背组织原则,隐瞒不报房产,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人事利益并收受财物;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并收受财物;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办理户籍;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项目承揽、协调案件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